现在有很多人购买商业保险,就是减少生活中存在的风险,给自己一份安心的保障。那么,真正用到商业保险的时候,理赔流程又是怎样的呢?保险对应的不同“理赔形式”你可知道?
它是保险公司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它的依据是保险合同及保险相关法律、同业规定和国际惯例 , 其他任何理由或解释均不能作为理赔的依据。
对应的险种是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寿险。也就是发生上述风险了,并且有相关部门的证明,就可以把你所购买的保额赔付给你了。这种也可以叫给付型保险。
对应的险种是医疗险。(医疗险主要分为住院医疗和意外医疗)这种就是看完了病,花了钱后,拿着发票去保险公司报销,也叫报销型保险。
这个是大家平时说的最多,也是理解的最有误区的一种理赔形式就是这个返还了。“返还”概念主要体现在养老金保险、子女教育金保险和投资理财型的保险上。这三款保险属于储蓄型保险,也可以理解为理财型保险。换句话说那理财型保险就会带有返还的性质。
其实这是因为一份定期的重大疾病保险与一份储蓄型保险以主副险的形式捆绑起来了。
因此,如果只是想要重疾保障的人,就别想着返还,因为返还就会有储蓄型保险也就是理财型保险的存在,这相当于是将更多的保费用来储蓄理财了,那么就偏离了最初想要重疾保障的本意了。
有些人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就以为以后上医院就可以不掏钱了一样,比如感冒发烧都可以找保险公司来理赔。当然事实不是这样。
重大疾病保险自然得满足“重”和“大”两个字,所以一些小的感冒发烧是没在保险条款里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理赔形式本身也不是“报销”,所以就更不存在重大疾病保险来报销了。
但有的人自己买了价格不菲的理财保险,都是那种几年1返的这种,结果在自己被查出有重大疾病时,就想着拿理财险理赔。这就好比有人以为车险都能报销医药费是一个感觉。
不懂的客户瞬间就奔溃了,怎么交的钱比理赔的钱还少,因此那句无稽传言:“保险都是骗人的”就又来了。
在保险产品的选择上,不同身份的人无论在收入、家庭责任、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皆有所不同,但总得来说都要做到先保障后理财,因此只有在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下,才能在有限的预算下实现最全面的保障,发挥保险产品最大的作用,真正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